2010年5月12日 星期三

遠去

是嗎?真的要這樣嗎?
營繞多時的恐懼終於爆發。遊戲提早結束了,往後的節目會是怎樣的呢?!其實不太想知道,反正怎也不會比原來的好。當愁思進駐,嘴巴頓時啞了,但願有限的筆觸帶走千頭萬緒,給我安然,將昨夜還在的歡欣寄回給我-DHL也好,還是船運也好,我也等著你回來!

2009年9月24日 星期四

新天新地

搬進了新屋, 就連上下班的路線全盤改變過來.
上班經過營營役役的荔枝角工廠區, 看見生果店正忙著每年難得'一水'的中秋果籃,就如金融海潚從未來臨.對我來說,工廠區的生活,好像總是屬於八十年代的產物;那種港式工廠的日子大概是過去了,留在工廠大廈的大都變成了辦公室吧.下班從海港城,朝著icc和凱旋門的方向走,途徑呎價過萬的港景峰,富貴的生活就是'這麼近那麼遠'.從港景峰跨過一個街口,就到逹寶靈街尾段的街市.那裡有很多賣家用品的店舖,也看到一些批發店舖,大型的文具店,夜冷店,也有專營南亞裔服裝的裁縫店,各適其式,好不熱鬧,還給我找到很多合用的好東西呢.走到候車的地方,有空置多時的店舖,滿舖了彩色圖樣的海報,夾雜著舊式的食肆和黃色架部的招牌,生活好像突然複雜了很多,但卻是多麼的實在. 富貴與貧窮,僅一街之隔;而我這個遊走在兩者之間的小市民,就這定位--被誤譽為'中產'的基層一族.坐著飛馳的小巴,經過數分鐘的高速公路,便看見那點點燈光描繪出的青馬大橋,迎面吹來一點海風.當中高產都走進港鐵上蓋的豪宅,我這個中低產卻從港鐵上蓋搬到遠離港鐵的舊宅中,換來清新的空氣與寧靜的國度.或許因為,這是我僅能負擔的奢侈.

2009年5月4日 星期一

走進天橋底吃‘新嘢’

在尖沙咀上班是一種福份。

自去年底轉戰尖咀後,數月來在海港城一帶品嚐過不少美食,有高級餐廳,也有地痞飯店,可謂食貫中西、天南地北、快餐麵包,應有盡有。數週前, 經同事引領下,走到海防道天橋底的大排檔用膳,一嚐富貴地區的市井地痞滋味。從花店一直往前走,穿過帶點髒亂的街市,濕漉漉的地板,黑漆漆的空間,來到燈火通明,亂中有序的食肆。在這以前,從未踏足這個神秘食區,要是獨個兒來,怕且已‘回頭是岸’。這裡有出色的牛丸粉,有西式茶餐,也有碟頭飯,別有洞天。這裡的食客很多樣化:有西裝友,有OL,有地盤工,有年長的一輩,熙來攘往,好不熱鬧。發現這個新天地,猶如發現了哈利波特的9又3/4月台一樣,滿心歡喜。

近來特別注重健康,刻意吃得清淡點,為免與同事的意願有所違背,有時會選擇獨個兒吃。經過三天的假期,今天中午沒甚胃口,卻特別有雅興想到這個小天地吃一頓飯。頭一趟獨個兒來,帶點戰戰兢兢,穿過有點迂迴的小路,走到德發牛丸的檔口坐口,叫了一碗牛丸米,一杯熱鴛鴦,不知那裡來的胃口,還叫了一個‘新嘢’。

這個‘新嘢’,相信已是廿多年前的產物,歷史不詳。所謂‘新嘢’其實是用一塊烘過的厚麵包底(小時候烘多士搶著吃的那一片),塗上花生醬、糖醬,切成四份,再於每份加上薄片鮮牛油而成,味道有點像西多士,但卻沒有西多士那份炸的熱氣和甜到漏,美味可口。大概是因為那個特別的名字,加上獨特的地點,讓一位廿多年前在理工讀書的朋友一直回味,還告知我這個相當具有歷史的‘新嘢’。還記得她告訴我時,我還取笑說:真怕叫這‘新嘢’時,別人可會以為我是‘史前動物’!

一邊吃著‘新嘢’,一邊在想:為何這地方和食物好像從沒在<飲食男女>、<U>、<新假期>等眾飲食雜誌中介紹過呢?是因為這街市食檔太隱敝嗎?是沒有人欣賞這‘新嘢’嗎?還是這‘新嘢’已經太舊了嗎?‘新嘢’就在這秘密基地‘新’了廿多年,好像一直也沒有被泄漏出去。對於從來‘一窩蜂’的香港食肆文化,這可算是一奇蹟。

吃罷,發現食檔的另一端,有著綠油油的風景,便朝著那方走去,探索那一頭是怎樣的風光。一個小公園就在出口處,座落於行車橋旁,看來是工人們休息的勝地。走過一街口,又回到那熟悉的‘堀頭巷’亞士厘道,就像短途探索完畢,收起秘密,回到現實一樣,悠然自得。

在一個超市井的地方,來一客‘新嘢’,緬懷一下吃麵包皮的‘舊’,咬一口地地道道的矛盾情懷,特別滋味。這個下午,特別精神爽利!

2009年2月26日 星期四

never experienced this...

suddenly, suddenly I got a new flat.
suddenly, suddenly I'm going to move out this flat
suddenly, suddenly I miss this flat already
all out of a sudden
a bit nervous,
a bit excited
like a dream
will it be a nightmare
will it be a sweet dream

good night

2009年2月5日 星期四

關於<明報>-'藝術工廈七成單位無人'的A1頭條

<明報>採訪角度之偏差,激起了萬千藝術文化熱愛者的火. 香港這個'文化沙漠', 求的不是傳媒的亂行踐踏, 而是怎樣透過傳媒的力量, 讓更多人參與藝術, 參與創作. 角度的本未倒置, 不單破壞了賽馬會與浸大等藝術投資者的熱心, 更讓有心貢獻藝術文化的用家望而生畏. 一個小小的藝術中心, 已能讓傳媒這樣錯誤地大造文章, 不難想像到他日西九上馬, 不論成與敗,率先破壞西九branding 的, 可能就是本地傳媒. <明報>, 香港的文化發展, 真係多得你唔少!

曾幾何時, 我也愛讀<明報>;曾幾何時, 我也有點偏袒新聞工作者的處境. 無他,因為本科修讀新聞傳播, 昔日的同窗很多也成了今天的資深傳媒工作者, 更有不少與<明報>結下不解緣.

這次, 這篇A1頭條的新聞實在太錯, 錯得令人髮指, 讓讀新聞系出身的我找不到一個理由要偏袒當中牽涉的新聞工作者. 當然, 我作為JCCAC其中一名租戶, 切身處地知道實際情況, 看見這篇失實不平衡的報道, 又怎可能不動肝火呢? 我針對的是這件事, 不是記者本人. 當然, 記者有一定的責任, 但編輯的責任比他大, 而有份決定讓這篇稿登上 A1頭條的資深傳媒人的責任比任何人都要大.

怒的原因有二: 一, 怒傳媒之'天真'與'無知'; 二, 怒傳媒道德之淪落

一, 怒傳媒之'天真'與'無知'
<明報>之'天真', 是在於筆者竟然在不懂'香港的藝術生態環境'(Art Landscape in HK)下動筆指責JCCAC, 指責一批有心的藝術工作者. 文中, 記者批評三次周末到訪也發現使用率很低.

借問, 這個'使用率'是怎樣來釐訂的呢? 一定要看見有人在單位中, 才叫使用嗎? 試問在香港能夠以全職身份當上藝術家, 有幾人呢? 很容易糊口嗎? 而全職藝術家又等於全職上班, 周末必須常留在單位中嗎? 不用休息嗎? 滋養藝術的環境, 難度要像商場嗎? 人流如鯽的開幕場面, 如要每個周末上演, 藝術家又怎樣去創作呢? 如果來訪者是有心欣賞藝術的, 是應該欣賞整個中心的氣息, 碰巧有工作室開放, 大可走進看看, 可不是來看猩猩, 看怪獸. <明報>向來以文化報章見稱, 可不是連這點本土文化背景與藝發展之不足也不知道吧? 不是這樣'天真'與'無知'吧! 真真叫人大失所望.

二, 怒傳媒道德之淪落
傳媒大報的責任, 在於根據社會的狀況, 提出引發思考, 引發討論的題目, 讓當局及大眾注視, 從而得以關注和改善.

從編採角度來看,<明報>這次實在是'有麻鷹唔管, 走去管雞仔'. 香港藝術文化發展空間的淺窄, 常是報章雜誌討論的事, 特別是<明報>的世紀版. 常言道, 這是'殖民地速食文化' 和'劣等教育政策'促成的'好事'. 難得在此等惡劣的文化發展空間下, 還有機構願意為香港的創意文化發展投資, 創一試金石, 企圖力挽狂瀾, 為培育下一代的創意著想. 如此有心的機構, 傳媒不但沒有發現機構的良心與艱辛, 卻好管閒事.雖然大廈為政府提供, 但也得有機構出錢, 有機構出力, 願意自負盈虧, 這才能成事. 難得的有心投資, 就這樣被描黑了, 實在不值.

如果這篇報道的角度轉為'JCCAC租戶七成用戶駐場時間短,顯香港藝術營商環境艱', 記者不只到訪三次, 改為連續數星期守候一些較少出現的租戶來做訪問, 了解駐場時間短的原因, 再探討其不能全時間留在工作室的困難與香港大環境的關係, 這不是更能引發進一步思考嗎?

這次動筆, 只因看見'傳媒幫倒忙'而有感而發, 這是關乎整體文化發展的牢騷, 而不是對創意藝術中心運作的評論.

作為租戶, 我絶對贊成JCCAC的管理大有進步的空間, 但畢竟開放還未足一年, 酒店試業尚且大半年至一年, 怎麼我們就是沒有能耐'等一等再說'呢? 當日理想的'開放工作室'概念, 大概是JCCAC給自己設了一個陷阱.要應付藝術家這種非等閒的性格用戶, 並非容易之事, 對於本來就沒有太多本土藝術行政管理經驗的管理層來說, 可謂向最高難度挑戰.

對於有些人借意批評中心管理的問題, 實在是把事情搞得複雜了, 也沒有看清這報道引伸出來那'傳媒與文化'的相互關係對於文化發展的重要性. "水能覆舟,亦能載舟",要香港藝術文化活起來, 還是更凋零, 傳媒實在有責.

看來, 這個衝著JCCAC而來的頭版, 雖讓他們'名聲'跑得更快, 但負面的形象卻致使他們要快馬加鞭, 努力搞好傳媒關係與形象, 否則, 租戶也可會被嚇跑. 租戶不繼的話, 發展藝術文化的財團也可會考慮關水喉, 將資金改投北上, 屆時香港這個文化沙漠將更見堪虞.

2009年1月29日 星期四

妙!


新春到清遠走一趟, 在冷冰冰的日子來泡個溫泉, 特別爽!

泡温泉, 可說是我的最愛旅行活動之一. 住在半山的溫泉酒店, 享受露天風呂與鐘乳石洞造成的天然溫泉, 享受一熱一冷的泉水刺激, 就好像打通了任督二脈, 身心舒泰. 清遠除了雞和河鮮外, 就好像沒有什麼名產, 所以即使是跟團, 也沒有太多困獸竇的購物行程. 看看小三峽的風景, 在船上吃一頓冷風送爽的河鮮宴, 然後就是行車與行車的時間, 車上穿得厚厚的遊人全都睡得暖呼呼的.

在酒店的清閒時間, 我最愛看看當地的節目和廣告. 由於清遠隸屬於廣東省, 所以他們也是看無線和亞視的. 一如廣州和其他城市, 他們都在無記和亞記節目間的廣告時段插播地區的廣告和宣傳片段.

他們的廣告有兩個特點: 一, 刊登企業或政府招聘 二,與香港式色相關.

前者的刊登方式, 一般以靜止的紅底畫面配合vo, 約五至十秒左右. 遇著是政府的招聘或投考成績公佈啟示, 則以女聲政府高腔朗讀; 後者的'港式廣告', 則因應地方而異.

此趟在清遠看到的'港式廣告'中, 以'周先生'和'周六福'為妙絶! 兩者的共通點為金鋪廣告, 並以香港店為號召, 還要附上香港店的地址. 對於生於斯長於斯的香港人來說, 一定是看得一臉莫明-- 皆因大家對這兩個店名一定是既熟且生. 他們在廣告的處理手法和拍攝手法上, 也在仿考香港近名的店舖, 對於'崇港'但不'熟港'的potential customers一定起到一點作用, 但對於'知道這個葫蘆賣什麼'的一眾觀眾來說, 一定是啼笑皆非. 這個'香港周先生珠寶金行'的廣告和標誌, 與'周生生'的差不了多少, 但店舖的裝潢則差強人意. 而'周六福'則無疑是利用了'六'與'大'兩字的形似而行事. 這兩個例子只是冰山一隅, 電郵看過的更是多不勝數, 什麼'肯得基' 變了'啃他雞'等等. 他們懂得利用傳媒的威力, 讓看者得信--投資這麼大來賣電視廣告, 都不會是假的了-- 這種捉心理的戰術, 還包含了張五常提倡的'Information cost'經濟理論, 讓這些'冒牌'沾上一點香港品牌的光, 證明廣東人是聰明的, 但卻全然說明了創意欠奉. 大概這種廣告策略都是城市經濟發展的過渡, 見慣不怪, 小市鎮的相信難以絶跡, 只盼望不會連港牌的那一點點口碑也一併拖垮便好了.

中國經濟的持續發展, 將令香港品牌的優勢逐漸消失.這種可笑的廣告現象, 也可能在不足十年內消聲匿跡. 現在還有得笑, 是香港人的福氣了.

2008年12月28日 星期日

征婚启事 - <非誠勿擾>


很久沒有這種看完電影的愉悅,聖誔假期看一部輕鬆開懷的電影,實在是賞心樂透.從一開始的舖排,就已經夠精心了.賤男,癡女,滑頭男的配搭, 以徵婚為題, 講述追尋婚姻, 追尋真實的愛情故事. 故事夠簡單,線路夠清晣,風景夠優美,但葛優的演技,加上精警的對白,才是讓我最回味的部份.剛好趕上成為2008年度十大極力推介電影!

摘自<非誠勿擾>- 秦奋的征婚启事
你要想找一帅哥就别来了,你要想找一钱包就别见了。硕士学历以上的免谈,女企业家免谈(小商小贩除外),省得咱们互相都会失望。刘德华和阿汤哥 那种才貌双全的郎君是不会来征你的婚的,当然我也没做诺丁山的梦。您要真是一仙女我也接不住,没期待您长得跟画报封面一样看一眼就魂飞魄散。外表时尚,内 心保守,身心都健康的一般人就行。要是多少还有点婉约那就更靠谱了。我喜欢会叠衣服的女人,每次洗完烫平叠得都像刚从商店里买回来的一样。说得够具体了 吧。自我介绍一下,我岁数已经不小了,留学生身份出去的,在国外生活过十几年,没正经上过学,蹉跎中练就一身生存技能,现在学无所成海外归来,实话实说, 应该定性为一只没有公司、没有股票、没有学位的“三无伪海龟”。性格OPEN,人品五五开,不算老实,但天生胆小,杀人不犯法我也下不去手,总体而言属于 对人群对社会有益无害的一类。
有意者电联,非诚勿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