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5月15日 星期四
回應明周: 蘇屋. 不捨
上周的明周以'蘇屋.不捨'為題,作了一個完整的專題. 從建築的歷史與特色, 人物在當中的角色演變, 以致其命運也作了詳盡的交代, 是一個很值得保留的專輯.
過去一年, 可說是近來年香港'最具文化'的一年, 從天星碼頭的搬遷開始, '集體回憶'此四字此起彼落, 書來書往, 已經用'爛'了.但另一邊箱, 這種聲音為這個一向被譽為'文化沙漠'的城市帶來了一點文化氣息. 文化講座經常爆滿, 地方文化遊也陸續成為周末的好節目. 拍攝舊建築, 懷念要搬遷的樓房, 參觀文化改造的歷史遺跡成為了年青人的生活部份, 這都是一下子被迫出來的. 政府找緊了機會成立了'發展局',好像想有點'文化'作為, 但卻一直沒有決心要弄好這一塊的發展, 讓情緒高漲的文化興趣持續發展, 讓關注文化的香港人都急得不知如何是好.
文化旅遊在外國已不是新鮮事, 但在香港好像還是原地踏步, 只聞樓梯響. 現在的所謂文化旅遊, 還不是大家流於參觀建築雙年展暨走訪域多利監獄, 或是石硤尾美荷樓半天遊, 大都是自發性的數小時活動, 沒有組織性的, 短暫的, 也只是屬於本地人的. 如能把握這些我們擁有的資產, 加以推廣, 香港的文化將不再被視死為顯淺與渺小.
去年, 我趁著周末的日子, 自發地在蘇屋邨來一個文化旅遊. 這個經驗很特別. 我從來也沒有到過蘇屋邨, 對其最深刻的東西, 莫過於其在巴士上的英文名'SO UK', 讓我對這地方充滿了想像. 走進邨內, 樓宇用心所起的名字讓我感到驚訝. 以花命名每一幢樓, 並採用其專業的英文名稱, 這是該年代罕見的, 因為我小時候住的屋邨樓字也只會用譯音. 我在這方面的發現與明周的記者不約而同地讚賞.
樓宇的形勢與採光通風的設計, 不就是今天在談的環保慨念嗎? 依山而見的Y形建築, 配合路口的開揚樓宇設計, 加上老榕樹的優美形態, 令人置身於大自然中, 在風聲與樹影間徘徊良久, 真的'不捨'. 如此優美的居住環境, 還可在香港那裡尋得到呢? 心知:沒有了. 但其殘舊失修還需支架參扶的情況下, 已知其韶華一去不返, 只好放手.
通花的不同款式, 在明周中排列著, 彌補了我沒有拍攝的部份. 而其中提及的公共空間設計與不同椅子排列的細節, 我也深同感受, 雖然沒有人坐著, 但那些椅子就好像代表了邨內的不同人等, 有老有嫩, 相處融和, 人情味非常. 這些都是新型屋邨中沒有的, 找不到的,更見其可貴.
那天, 我在蘇屋吃了一頓下午茶, 有美味的豬扒包與奶油多, 還有奶茶, 感到很滿足. 走到蘇屋邨那到此一遊的牌坊, 看見一家大小廿多人在牌坊前拍照留念, 這記載著一段跨越年代的情誼, 大家都捨不得. 一切一切, 如此的美好, 卻又近黃昏, 正好回應了明周的題'蘇屋.不捨'. 縱然未曾與其熱戀, 只是曾經一瞥, 已然愛上, 而這份忘年戀, 只好像時光倒流七十年一樣, 在相片中好好回憶.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2 則留言:
hello三撇蘇,
我今天也到蘇屋邨一遊呀,卻沒看過明周,只是順道一遊。卻覺得蘇屋邨作為一個公共屋邨建築得很不錯,自成一閣的社區很有趣。卻又面臨清拆了。
我和男友打算會用錄音的方式在蘇屋邨搜集一點素材;又覺得公屋建築很有趣,打算找建築師朋友來解說一番,也是一個建築文化遊吧?
有興趣一起來吧?
男友的博:kayuen.wordpress.com
chankwunfee, 謝謝您的到訪. 您的計劃很有意思. 趁蘇屋在未清拆前, 為它留一點聲音記錄吧. 我可想為它拍下錄像. 來一個cross work, 也頗有意義.
到訪您的blog,知您有參與展覽. 也想告訴您我和數個朋友剛在石硤尾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開設了一個工作室, 正在舉行我個的首個展覽, 我的展品中也有一件與蘇屋有關係的. 可有興趣來我們的工作室, 交流一下嗎?
我本周六和下周日會在工作室, 請您來參觀及碰個面吧!
FrozenFire Studio
地址: 石硤尾白田街30號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L6-07
開放日期及時間: 2008年6月28日至9月7日(逢六日1-7pm)
張貼留言